2020年的七個宏觀主題
概覽
- 經濟衰退的風險已經減退,我們對基線預測更有信心,預期全球增長將在今年溫和復甦。
- 不過,貨幣政策官員可用作抵禦未來經濟衰退的空間現已減少。
- 因此,雖然去年的寬鬆貨幣政策可望把「距離經濟衰退的時間」延長,但「經濟衰退造成的損失」亦可能增加。
- 基於上述展望,我們的投資將側重較高質素的持倉,並會密切注視投資組合的流動性,及採取多元化策略創造收益。
全球經濟、金融市場及政局發展經歷了動盪的一年之後,展望2020年,我們希望為投資者勾畫出未來經濟和市場可能出現的路徑和阻力。這份展望參考了品浩投資組合經理、經濟師和分析師為最近的季度週期展望論壇而準備的報告、投資專家在論壇熱烈討論的內容、行業專家在隨後兩天策略日的匯報 ,以及投資委員會在論壇結束後作出的投資結論(瀏覽品浩的「投資程序」。)
去年是令人提心吊膽的一年:全球增長「同步放緩」,並進入「經濟疲軟窗口期」,中美衝突和英國脫歐的不確定性壓抑市場情緒,全球出現極端天氣令氣候問題成為關注焦點,而抗議政治建制的示威活動在香港、黎巴嫩、智利、厄瓜多爾及世界多個地區相繼發生。然而,得力於美國聯儲局在2019年初轉向鴿派帶動全球放寬貨幣政策,股票和債券都在年內錄得亮麗表現。
展望未來,我們無法預知2020年的經濟、政治和市場發展,也沒人擁有這種能力。不過,在投資過程中,我們必須把嚴謹的「從下而上」投資組合構建與理性的基線預測結合起來,更重要的是將有關基線預測的風險和機會與市場所反映的情況比較。有鑑於此,我們的季度論壇會投入大量時間在運用各種數據、模型和預檢(依照品浩顧問和諾貝爾獎得主Richard Thaler的建議)來制定不同情境,藉此檢測我們的偏見、挑戰我們自身及市場共識的觀點,並構思有助管理風險和把握機會的投資意念。
2020年的七個宏觀主題
經過上月的論壇及之後進行的討論,我們提出了以下的2020年重要宏觀主題,並因應各個主題而制定投資組合部署。
1. 「距離經濟衰退的時間」延長
經濟衰退的風險曾在2019年中段升溫,但是隨著全球進一步推出寬鬆貨幣政策、中美暫停貿易戰、英國有序脫歐的機會增加,以及全球採購經理指數初步出現反彈跡象,相關的風險已於最近數月回落。我們的各項美國經濟衰退模型亦估計,美國未來12個月的衰退機率已經下降,印證了以上的評估。
因此,我們現時對基線預測更具信心,相信目前全球經濟增長的疲軟窗口期將在2020年通向溫和復甦。在過去兩年一直放緩的全球國內生產總值增長仍未見底。不過,通常領先於產出增長的品浩全球金融狀況指數在近數月上升(即金融狀況放鬆),意味今年將出現溫和的週期性增長復甦(見圖1)。
另外,中國、歐洲及日本等主要經濟體採取積極的財政政策立場,是另一個可望支持今年全球經濟增長回升的因素。從週期角度看,由於幾乎全部主要經濟體的財政和貨幣政策都朝著進一步寬鬆的方向發展,經濟持續擴張的前景已經改善。有關我們對主要經濟體的前景展望,請參閱下文的地區經濟預測。
主題1的投資啟示
我們預期會稍為減少投資組合的存續期部署,以接近持平的存續期作為起點,並視乎投資組合的其他風險持倉而作出調整。我們希望採取建設性的方針,爭取高於基準的息差,從而致力在基線情境下締造收益及取得出色表現。不過,我們的部署會側重較高質素的持倉,密切注視投資組合的流動性,並主張採取多元化策略創造收益。基於對估值和市場流動性的關注,而且在宏觀經濟發展可能遜於預期或整體市場波幅加劇時,企業信貸投資者會要求更高風險溢價,以致市場表現可能欠佳,因此我們不會過於依賴一般企業信貸。信貸範疇中,我們看好金融多於工業類別。在資產配置投資組合,我們預期將對股票持輕微偏高比重,因為盈利增長可望對偏高的估值提供支持。
2. 但「經濟衰退造成的損失」亦可能增加
聯儲局及其他主要央行為應對經濟衰退風險升溫而加推刺激措施,再度延長了全球擴張期。不過,去年的寬鬆貨幣政策並非沒有代價:當下次出現經濟逆轉或市場大跌風險,政策官員可以操作的政策空間將顯著減少,因而局限其對抗經濟衰退的能力。因此,雖然去年的寬鬆貨幣政策可望把「距離經濟衰退的時間」延長,但「經濟衰退造成的損失」亦可能增加。
須強調的是,我們並非批評央行去年的寬鬆貨幣措施。面對經濟衰退和通縮風險升溫,把政策工具束之高閣實非明智之舉。相反,當局應該先發制人採取積極行動,防患於未然。聯儲局和歐洲央行去年都嘗試以此應對加劇中的風險和不確定因素,而初步跡象顯示當局已成功抵禦這些風險。然而,隨著利率進一步下調至接近有效下限水平,當局日後可以使用的貨幣政策空間必然減少。
對於以上情況,普遍看法認為在貨幣政策空間減少時,當局可以並應該利用財政政策去防範下一輪經濟衰退的風險。畢竟,低息環境及央行購買(更多)政府債券的能力和意願,可為政府創造更多財政空間。理論上,我們認為未來當局將採取更積極的財政政策,而且在過去一段時間一直贊成這種做法。但實際上,由於政治程序的運作通常流於緩慢,政府和國會未必能夠及早發現衰退風險,而且即使發現風險,亦可能未能及時實施寬鬆的財政措施,避免經濟陷入衰退。因此,當下次發生危機時,央行仍然必須率先作出回應,而它們的行動空間將較過往更為有限。
去年的寬鬆貨幣政策之所以可能增加「經濟衰退所造成的損失」,另一個原因在於擴張期延長,再結合更長時期的低息和「無限期量寬」(即是央行並無為資產購買計劃或量寬措施定下明確的結束日期),會促使企業和家庭增加槓桿,繼而在下次經濟逆轉時對他們及其債權人造成困擾。
主題2的投資啟示
基於美國國庫券的相對價值和資本增值潛力,加上當宏觀經濟較預期疲弱時,聯儲局可能進一步放寬政策,我們傾向看好美國多於全球其他市場的存續期投資。我們對於美元相對其他十國集團貨幣的看法大致中性,但是在貨幣風險適合的情況下,我們會考慮採取日圓長倉。這是因為我們認為日圓長倉兼具估值便宜和有助避險的特性(可用作替代存續期持倉)。信貸方面,除了對一般信貸風險保持整體審慎立場外,我們比較看好「具靈活彈性」,即短期及違約風險較低的企業債券,而且在信貸週期的現行階段,我們會特別謹慎挑選符合這些準則的投資。
3. 企業信貸週期的潛在裂縫
在論壇的討論過程中,我們因應Richard Thaler的建議進行了多次預檢,即是透過「預先回顧」減少群體思維的影響,避免對特定的基線預測過度自信。在其中一項預檢中,我們要求品浩的美國團隊假設經濟在2020年陷入衰退,並就其過程和原因提出合理的說明。該團隊聚焦於企業信貸市場中風險較高的環節,分析其脆弱因素如何令增長進一步放緩及演變為衰退。以下是團隊的觀點:
在2017年及2018年期間,企業信貸脈衝(即整體信貸流量的變動,與國內生產總值高度相關,見圖2)顯著上升,部份原因在於一些無法從銀行取得信貸的美國中小企所獲得的非銀行貸款增加。這些公司受惠於強勁的全球增長和美國的財政刺激措施,並帶動私人範疇的職位加快增長。然而,隨著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在2019年由3%降至2%,私人信貸貸款活動暫停,銀行亦收緊了商業和工業貸款的標準。
聯儲局數據顯示,私人信貸市場總值約2萬億美元,相當於國內生產總值約9%,在勞動市場穩健和消費市道暢旺的支持下,即使推動信貸增長的動力放緩,情況仍然受控。不過,如果增長在2020年進一步減慢,而非像我們的基線預測般加快,信貸市場的較高風險環節就會顯得脆弱。私人信貸、槓桿貸款及高收益債券一直集中於較受週期性影響,而且信貸風險較高的公司。此外,儘管銀行業的股本情況穩健,但受到金融危機後的監管影響,銀行業傾向在經濟轉弱時採取信貸配給。現時,投機級別信貸約佔內國內生產總值的35%,這個領域所承受的壓力足以導致經濟衰退有餘。
根據我們的基本預測,經濟將在2020年加快增長,因此可能導致違約週期和衰退風險蔓延的「金融加速器」應不會發生效用(這個術語由現任品浩顧問伯南克和其他合著者在1996年提出)。然而,我們認為必須密切注視企業信貸的脆弱因素,尤其是如果今年的增長遜於我們的預測和市場共識水平。
主題3的投資啟示
這項主題加強了我們對一般企業信貸採取防守性立場的理據。另外,在資產配置投資組合中,我們會對偏重大型股多於小型股。
4. 房屋市場成為亮點
展望今年及以後,我們預期房屋市場將是美國經濟中表現強勁的領域。按揭利率在2019年下跌,已令購屋與租屋比率和供樓負擔比率回復至2016年11月的水平。另外,新造按揭的信貸評分要求亦較一年前寬鬆。
與此同時,市場終於消化在危機前建造的過剩房屋(見圖3),整體樓市正進入供不應求的時期。房屋空置和庫存率已降至2000年以來最低水平,而住戶形成量再次回升,反映有需要增加對房屋庫存的投資。我們的按揭團隊預期,美國房價將在未來兩年累積上升約6%。
主題4的投資啟示
我們同時看好美國機構按揭及非機構按揭投資。我們認為機構按揭抵押證券的估值吸引,息差收益合理,而且與其他息差資產比較,流動性更具吸引力。我們認為非機構按揭證券的估值相對吸引,是防守性較佳的信貸和套息來源,其市場技術因素亦優於一般企業信貸。另外,我們也會留意個別商業按揭抵押證券的投資潛力。英國住宅按揭抵押證券的估值亦相對顯得吸引。
5. 全球領先,美國落後
正如2018年至2019年美國週期落後於全球的時期,當時美國經濟放緩的時間較遲及程度較輕,我們預期全球增長將在今年觸底,並會早於美國增長出現回升。
全球採購經理指數在去年底已開始呈現反彈跡象,特別是在新興市場,而其他對全球貿易和製造業敏感的商業信心調查也有相同情況,例如德國Ifo商業信心指數。與此同時,我們的美國領先指標顯示國內生產總值增長年率將在今年上半年進一步放緩至約1%,然後才再次回升(見圖4)。再者,美國航空業可能暫時減產,或會令第一季國內生產總值增長年率再減少0.5百分點,但假如產量如普遍預期在第二季恢復,國內生產總值應能大致回升。
另一個可能壓抑美國動物本能和增長的因素,是美國大選舉行在即,政治不確定性可能增加,特別是如果提倡累進高稅率和加強監管的民主黨候選人在初選獲得較多民意支持。商業信心和投資開支將因此受壓,並會導致預期股票回報下跌,令金融狀況趨緊。
綜合以上因素,美國的增長動能可能至少在2020年上半年的一段時間內落後於全球。
主題5的投資啟示
我們看好美國存續期多於全球其他存續期來源。貨幣策略方面,我們將對新興市場貨幣籃子相對美元和歐元持偏高比重。若有更多證據顯示增長動能由美國轉至全球其他市場,我們將密切注視其他持有十國集團貨幣長倉相對美元的機會。
6. 通脹:央行較願意面對的惡魔
雖然我們的基線預測顯示已發展經濟體在週期展望期間將維持溫和的通脹水平,但我們認為中期內的上行風險高於下行風險,尤其基於目前市場所反映的通脹預期不足。
構成通脹風險的原因之一是勞動市場持續趨緊,而工資壓力亦在近期上升,雖然在失業率偏低下,壓力仍然非常溫和。如果隨著今年經濟增長復甦,失業率進一步下降,工資壓力可能會逐步加劇,而在需求改善的環境下,企業將更容易轉嫁成本的升幅。
此外,由於財政政策可能逐漸趨於擴張,與我們的「財政政策是新的貨幣政策」觀點一致,名義需求將獲得較佳的支持,特別是當央行願意合作,沒有好像聯儲局在2018年般以緊縮的貨幣政策來抵銷寬鬆的財政政策。
最後但同樣重要的是,在通脹多年偏低,未能達到目標之後,近乎全部主要央行都希望出現通脹(他們認識的惡魔)多於通縮(他們不認識的惡魔)。雖然聯儲局現正進行和歐洲央行即將展開的策略檢討,可能只會導致漸進式而非改革式的變化,我們預期美國將會採納平均通脹目標制,而歐元區則會制訂較對稱的2%通脹目標或以2%為中心的目標區間,意味這兩家主要央行對通脹可能超出目標的容忍程度提高。
在這環境下,儘管預計今年全球增長將會復甦,但我們認為主要央行今年將大致維持利率不變,並預期收緊政策的門檻將高於進一步放寬政策的門檻。雖然歐洲對負利率帶來的不利副作用愈益不安,但我們認為歐洲央行在週期展望期內退出負利率的機會不大。
主題6的投資啟示
我們傾向看好美國及其他國家的曲線走峭配置,除了反映估值因素外,亦反映央行(無意採取緊縮政策)錨定短債利率,以及長債可能消化通脹上升的預期。另外,由於美國政府赤字和債務增加,未來市場可能會在財政前景進一步惡化時要求更高期限溢價,因此曲線走峭配置亦能為我們的投資組合帶來若干緩衝作用。美國國庫抗通脹債券的估值具吸引力,而且即使在經濟轉強的環境下,聯儲局的加息門檻仍高,對這類投資有利。儘管通脹前景溫和,但面對的風險傾向於未來通脹將高於抗通脹債券盈虧平衡率所反映的偏低預期水平。
7. 應對顛覆
雖然我們對經濟前景的基線預測相對良好,全球增長可望在積極貨幣和財政政策的支持下溫和回升,但我們仍然會防範市場可能受到全球地緣政治和國家政局的影響而顯著波動。
儘管中美正制定有限度的第一階段貿易協議,但美國這個傳統大國和中國這個新興強國之間的關係仍然脆弱,而且隨時會在今年內再度轉趨緊張。
在11月舉行的美國大選將成為今年另一個焦點。隨著初選期間民主黨候選人的數目減少,風險市場將密切注意事態發展。
此外,多個新興市場經濟體在近期出現反對政治建制的抗議浪潮,情況可能進一步蔓延,特別是當中不少經濟體的增長前景轉弱,因而加劇民眾對政府的不滿情緒,並更聚焦於收入和財富不均的問題。
因此,正如我們在 2019年的《長期展望》指出,投資者必須習慣「應對顛覆」,並作出相應的投資組合部署。
主題7的投資啟示及總體結論
儘管2020年的基線預測正面,但我們亦明白央行的行動令風險溢價受壓,當發生顛覆情況時,市場的緩衝空間有限。除了可能出現宏觀意外、央行黔驢技窮及市場波幅加劇之外,我們還要提防各種政治和地緣政局風險。在密切注視流動性管理、謹慎調整投資配置和對一般信貸保持審慎的同時,我們亦會略為調低「從上而下」的宏觀交易比重,以保存可動用的資金,並可能在投資環境更趨困難時反守為攻。
地區經濟預測
美國 經濟增長放緩後最終反彈
雖然貿易局勢發展正面及聯儲局採取較寬鬆的政策,使我們降低了經濟在短期內出現衰退的機率,但我們仍然預期美國的實質國內生產總值增長將由2019年估計中的2.3%,在2020年放緩至1.5%至2.0%的範圍。儘管全年的增長預測與趨勢水平相若,短期內的增長步伐卻可能顯著減慢,因為全球增長疲軟的滯後影響、營商環境的不確定性加劇,以及企業盈利增長放緩,都繼續為企業投資和招聘帶來壓力。然而,美國及全球政府和央行紛紛採取政策行動,致力放寬金融狀況、降低利率和刺激增長,最終應可抵禦經濟放緩,我們預期2020年下半年美國經濟將重新加速增長。中國在第一階段的貿易協議承諾將於未來兩年額外購買總值2,000億美元的美國出口商品,亦將有助支持2020年下半年的增長。
儘管美國已宣佈小幅下調對若干中國商品加徵的關稅,我們預計核心消費物價通脹將在未來數月進一步靠穩,至2020年後期將逐步緩和。由於通脹壓力受控,核心個人消費開支通脹仍低於聯儲局的2%目標水平,我們認為聯儲局在2020年恢復加息的門檻頗高。與此同時,如果美國經濟增長在未來數月繼續放緩,聯儲局進一步適度放鬆政策的門檻則相對較低;而經濟衰退的風險雖已低於2019年9月的水平,相對歷史而言仍然較高。
歐元區 經濟增長保持在1%
隨著全球貿易環境改善,加上貨幣和財政狀況的持續支持,我們預期歐元區的經濟將逐步加速增長。尤其是德國經濟繼近期停滯不前後,應會出現一定程度的復甦。另一方面,有更多跡象顯示製造業的弱勢正蔓延至較廣泛的勞動力市場,而且中美貿易休戰的後續發展仍充斥不確定性,都可能會局限增長回升的動力。我們預期歐元區2020年的增長率將維持在約1.0%。
與此同時,區內通脹率料將保持低企。近期工資增長的部份影響已滲透至核心服務通脹,但升幅可能有限,因為在增長疲弱的環境下,工資通脹可能趨於平穩,而且當前增長環境不明朗,企業定價可能仍然保持審慎。另一個可能推高核心通脹的因素,是近期貨幣貶值對核心貨物價格造成的滯後影響,但貨幣變動與核心物價之間的關係最近似乎已減弱。整體而言,我們預期核心通脹率仍維持在接近1.0%的水平。
政策方面,我們並不預期歐洲央行會推出任何新措施。這意味著,央行政策利率可能會維持在-0.50%,並在展望期內繼續每月購買200億歐元的淨資產。鑑於市場日益關注深化負利率的負面影響,央行如需進一步放寬政策,焦點可能會集中於前瞻性指引、量化寬鬆及長期再融資操作(LTRO)。
英國 開始的結束
英國勢將於一月底正式脫離歐盟,其後雙方料將集中就商品方面的有限度自由貿易協議進行談判。若貿易談判未能取得結果,我們預計英國將會協定一項非常狹隘的協議,實際上是延長過渡期或實施臨時附帶協議,以期順利過渡至採取世貿組織的貿易條件。無論結果如何,我們認為英國在無協議的情況下結束過渡期的機會不大。
根據我們的基線預測,我們預期英國在2020年的國內生產總值增長將介乎0.75%至1.25%,略低於趨勢水平。歐盟與英國之間的未來貿易安排細節仍欠明朗,可能會繼續壓抑商業投資和信心。另一方面,我們預期全球貿易改善及若干財政寬鬆政策將有助提振經濟活動,尤其是在下半年。
我們預期2020年消費物價指數通脹將低於英倫銀行的2%目標水平,部份是由於受管制的電力和能源價格將按預定計劃下調。雖然工資增長仍相對較高,但應不會顯著推高消費物價。在這環境下,我們預計英倫銀行將維持政策利率在0.75%不變。
日本 財政刺激支持2020年下半年增長
我們預期日本的國內生產總值增長將由今年估計中的0.9%,在2020年放緩至0.25%至0.75%的範圍。受到增值稅在2019年第四季上調的負面影響,2020年上半年的經濟增長料將放緩,但當局推出大規模的財政刺激方案,加上國內私人需求穩定,可望支持經濟增長在下半年回升。
我們預期通脹將維持在0.25%至0.75%的偏低水平,因為免費幼兒教育應可抵銷加徵消費稅的大部份影響。溫和的增長前景亦可減輕短期通脹壓力。
政策方面,日本的「財政政策成為新的貨幣政策」。政府已在12月批出一筆龐大的補充預算(佔國內生產總值的2.6%,作為未來數年的開支),這可能會為2020年的經濟增長帶來支持。倘若全球增長面臨下行風險,財政支持可能會進一步擴大。貨幣政策方面,鑑於外部風險有所緩和,我們預期日本央行將維持超額準備金利率(IOER)不變。央行的貨幣政策選項已所餘無幾,而下調超額準備金利率可能弊多於利,因此障礙頗高。
中國 制定適度政策及貿易協議取得進展
我們預期中國的國內生產總值增長將由2019年估計中的6.1%,在2020年放緩至5.0%至6.0%的範圍。雖然第一階段貿易協議只是將整體關稅輕微下調,但仍值得欣喜,可視作貿易戰不再進一步升級的轉捩點。協議對商業及消費信心的刺激,可能有助於穩定近期內需放緩、房產交易量見頂及投資開支呆滯的趨勢。此外,財政政策亦可對經濟增長發揮若干提振作用,我們預計當局將於2020年推出規模相當於國內生產總值約1.0%的財政刺激措施,並以基建投資為焦點。
消費物價通脹最近突破了央行所訂的3.0%目標水平,並可能在2020年維持在3.0%至4.0%的範圍。儘管生產價格和核心通脹溫和,但豬肉價格對消費物價指數的食品成分構成衝擊,這將暫時限制貨幣寬鬆政策的實施。
從週期角度來看,中國人民銀行正在致力穩定通脹預期,但在近期宣佈降準後,有可能會以多次象徵式小幅減息控制市場走勢。由於境內違約率上升及影子銀行去槓桿化,我們預期信貸狀況仍會相對緊張,以致政策傳導緩慢。在2019年,決策官員已愈益借助靈活的貨幣匯率作為自動穩定工具;但我們預期2020年人民幣匯價將維持穩定至溫和升值,以限制進口價格帶來的通脹壓力,而這是中美貿易協議的另一要素。
另外,中國、歐洲及日本等主要經濟體採取積極的財政政策立場,是另一個可望支持今年全球經濟增長回升的因素。從週期角度看,由於幾乎全部主要經濟體的財政和貨幣政策都朝著進一步寬鬆的方向發展,經濟持續擴張的前景已經改善。有關我們對主要經濟體的前景展望,請參閱下文的地區經濟預測。
主題1的投資啟示
我們預期會稍為減少投資組合的存續期部署,以接近持平的存續期作為起點,並視乎投資組合的其他風險持倉而作出調整。我們希望採取建設性的方針,爭取高於基準的息差,從而致力在基線情境下締造收益及取得出色表現。不過,我們的部署會側重較高質素的持倉,密切注視投資組合的流動性,並主張採取多元化策略創造收益。基於對估值和市場流動性的關注,而且在宏觀經濟發展可能遜於預期或整體市場波幅加劇時,企業信貸投資者會要求更高風險溢價,以致市場表現可能欠佳,因此我們不會過於依賴一般企業信貸。信貸範疇中,我們看好金融多於工業類別。在資產配置投資組合,我們預期將對股票持輕微偏高比重,因為盈利增長可望對偏高的估值提供支持。
2. 但「經濟衰退造成的損失」亦可能增加
聯儲局及其他主要央行為應對經濟衰退風險升溫而加推刺激措施,再度延長了全球擴張期。不過,去年的寬鬆貨幣政策並非沒有代價:當下次出現經濟逆轉或市場大跌風險,政策官員可以操作的政策空間將顯著減少,因而局限其對抗經濟衰退的能力。因此,雖然去年的寬鬆貨幣政策可望把「距離經濟衰退的時間」延長,但「經濟衰退造成的損失」亦可能增加。
須強調的是,我們並非批評央行去年的寬鬆貨幣措施。面對經濟衰退和通縮風險升溫,把政策工具束之高閣實非明智之舉。相反,當局應該先發制人採取積極行動,防患於未然。聯儲局和歐洲央行去年都嘗試以此應對加劇中的風險和不確定因素,而初步跡象顯示當局已成功抵禦這些風險。然而,隨著利率進一步下調至接近有效下限水平,當局日後可以使用的貨幣政策空間必然減少。
對於以上情況,普遍看法認為在貨幣政策空間減少時,當局可以並應該利用財政政策去防範下一輪經濟衰退的風險。畢竟,低息環境及央行購買(更多)政府債券的能力和意願,可為政府創造更多財政空間。理論上,我們認為未來當局將採取更積極的財政政策,而且在過去一段時間一直贊成這種做法。但實際上,由於政治程序的運作通常流於緩慢,政府和國會未必能夠及早發現衰退風險,而且即使發現風險,亦可能未能及時實施寬鬆的財政措施,避免經濟陷入衰退。因此,當下次發生危機時,央行仍然必須率先作出回應,而它們的行動空間將較過往更為有限。
去年的寬鬆貨幣政策之所以可能增加「經濟衰退所造成的損失」,另一個原因在於擴張期延長,再結合更長時期的低息和「無限期量寬」(即是央行並無為資產購買計劃或量寬措施定下明確的結束日期),會促使企業和家庭增加槓桿,繼而在下次經濟逆轉時對他們及其債權人造成困擾。
主題2的投資啟示
基於美國國庫券的相對價值和資本增值潛力,加上當宏觀經濟較預期疲弱時,聯儲局可能進一步放寬政策,我們傾向看好美國多於全球其他市場的存續期投資。我們對於美元相對其他十國集團貨幣的看法大致中性,但是在貨幣風險適合的情況下,我們會考慮採取日圓長倉。這是因為我們認為日圓長倉兼具估值便宜和有助避險的特性(可用作替代存續期持倉)。信貸方面,除了對一般信貸風險保持整體審慎立場外,我們比較看好「具靈活彈性」,即短期及違約風險較低的企業債券,而且在信貸週期的現行階段,我們會特別謹慎挑選符合這些準則的投資。
3. 企業信貸週期的潛在裂縫
在論壇的討論過程中,我們因應Richard Thaler的建議進行了多次預檢,即是透過「預先回顧」減少群體思維的影響,避免對特定的基線預測過度自信。在其中一項預檢中,我們要求品浩的美國團隊假設經濟在2020年陷入衰退,並就其過程和原因提出合理的說明。該團隊聚焦於企業信貸市場中風險較高的環節,分析其脆弱因素如何令增長進一步放緩及演變為衰退。以下是團隊的觀點:
在2017年及2018年期間,企業信貸脈衝(即整體信貸流量的變動,與國內生產總值高度相關,見圖2)顯著上升,部份原因在於一些無法從銀行取得信貸的美國中小企所獲得的非銀行貸款增加。這些公司受惠於強勁的全球增長和美國的財政刺激措施,並帶動私人範疇的職位加快增長。然而,隨著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在2019年由3%降至2%,私人信貸貸款活動暫停,銀行亦收緊了商業和工業貸款的標準。
聯儲局數據顯示,私人信貸市場總值約2萬億美元,相當於國內生產總值約9%,在勞動市場穩健和消費市道暢旺的支持下,即使推動信貸增長的動力放緩,情況仍然受控。不過,如果增長在2020年進一步減慢,而非像我們的基線預測般加快,信貸市場的較高風險環節就會顯得脆弱。私人信貸、槓桿貸款及高收益債券一直集中於較受週期性影響,而且信貸風險較高的公司。此外,儘管銀行業的股本情況穩健,但受到金融危機後的監管影響,銀行業傾向在經濟轉弱時採取信貸配給。現時,投機級別信貸約佔內國內生產總值的35%,這個領域所承受的壓力足以導致經濟衰退有餘。
根據我們的基本預測,經濟將在2020年加快增長,因此可能導致違約週期和衰退風險蔓延的「金融加速器」應不會發生效用(這個術語由現任品浩顧問伯南克和其他合著者在1996年提出)。然而,我們認為必須密切注視企業信貸的脆弱因素,尤其是如果今年的增長遜於我們的預測和市場共識水平。
主題3的投資啟示
這項主題加強了我們對一般企業信貸採取防守性立場的理據。另外,在資產配置投資組合中,我們會對偏重大型股多於小型股。
4. 房屋市場成為亮點
展望今年及以後,我們預期房屋市場將是美國經濟中表現強勁的領域。按揭利率在2019年下跌,已令購屋與租屋比率和供樓負擔比率回復至2016年11月的水平。另外,新造按揭的信貸評分要求亦較一年前寬鬆。
與此同時,市場終於消化在危機前建造的過剩房屋(見圖3),整體樓市正進入供不應求的時期。房屋空置和庫存率已降至2000年以來最低水平,而住戶形成量再次回升,反映有需要增加對房屋庫存的投資。我們的按揭團隊預期,美國房價將在未來兩年累積上升約6%。
另一個可能壓抑美國動物本能和增長的因素,是美國大選舉行在即,政治不確定性可能增加,特別是如果提倡累進高稅率和加強監管的民主黨候選人在初選獲得較多民意支持。商業信心和投資開支將因此受壓,並會導致預期股票回報下跌,令金融狀況趨緊。
綜合以上因素,美國的增長動能可能至少在2020年上半年的一段時間內落後於全球。
主題5的投資啟示
我們看好美國存續期多於全球其他存續期來源。貨幣策略方面,我們將對新興市場貨幣籃子相對美元和歐元持偏高比重。若有更多證據顯示增長動能由美國轉至全球其他市場,我們將密切注視其他持有十國集團貨幣長倉相對美元的機會。
6. 通脹:央行較願意面對的惡魔
雖然我們的基線預測顯示已發展經濟體在週期展望期間將維持溫和的通脹水平,但我們認為中期內的上行風險高於下行風險,尤其基於目前市場所反映的通脹預期不足。
構成通脹風險的原因之一是勞動市場持續趨緊,而工資壓力亦在近期上升,雖然在失業率偏低下,壓力仍然非常溫和。如果隨著今年經濟增長復甦,失業率進一步下降,工資壓力可能會逐步加劇,而在需求改善的環境下,企業將更容易轉嫁成本的升幅。
此外,由於財政政策可能逐漸趨於擴張,與我們的「財政政策是新的貨幣政策」觀點一致,名義需求將獲得較佳的支持,特別是當央行願意合作,沒有好像聯儲局在2018年般以緊縮的貨幣政策來抵銷寬鬆的財政政策。
最後但同樣重要的是,在通脹多年偏低,未能達到目標之後,近乎全部主要央行都希望出現通脹(他們認識的惡魔)多於通縮(他們不認識的惡魔)。雖然聯儲局現正進行和歐洲央行即將展開的策略檢討,可能只會導致漸進式而非改革式的變化,我們預期美國將會採納平均通脹目標制,而歐元區則會制訂較對稱的2%通脹目標或以2%為中心的目標區間,意味這兩家主要央行對通脹可能超出目標的容忍程度提高。
在這環境下,儘管預計今年全球增長將會復甦,但我們認為主要央行今年將大致維持利率不變,並預期收緊政策的門檻將高於進一步放寬政策的門檻。雖然歐洲對負利率帶來的不利副作用愈益不安,但我們認為歐洲央行在週期展望期內退出負利率的機會不大。
主題6的投資啟示
我們傾向看好美國及其他國家的曲線走峭配置,除了反映估值因素外,亦反映央行(無意採取緊縮政策)錨定短債利率,以及長債可能消化通脹上升的預期。另外,由於美國政府赤字和債務增加,未來市場可能會在財政前景進一步惡化時要求更高期限溢價,因此曲線走峭配置亦能為我們的投資組合帶來若干緩衝作用。美國國庫抗通脹債券的估值具吸引力,而且即使在經濟轉強的環境下,聯儲局的加息門檻仍高,對這類投資有利。儘管通脹前景溫和,但面對的風險傾向於未來通脹將高於抗通脹債券盈虧平衡率所反映的偏低預期水平。
7. 應對顛覆
雖然我們對經濟前景的基線預測相對良好,全球增長可望在積極貨幣和財政政策的支持下溫和回升,但我們仍然會防範市場可能受到全球地緣政治和國家政局的影響而顯著波動。
儘管中美正制定有限度的第一階段貿易協議,但美國這個傳統大國和中國這個新興強國之間的關係仍然脆弱,而且隨時會在今年內再度轉趨緊張。
在11月舉行的美國大選將成為今年另一個焦點。隨著初選期間民主黨候選人的數目減少,風險市場將密切注意事態發展。
此外,多個新興市場經濟體在近期出現反對政治建制的抗議浪潮,情況可能進一步蔓延,特別是當中不少經濟體的增長前景轉弱,因而加劇民眾對政府的不滿情緒,並更聚焦於收入和財富不均的問題。
因此,正如我們在 2019年的《長期展望》指出,投資者必須習慣「應對顛覆」,並作出相應的投資組合部署。
主題7的投資啟示及總體結論
儘管2020年的基線預測正面,但我們亦明白央行的行動令風險溢價受壓,當發生顛覆情況時,市場的緩衝空間有限。除了可能出現宏觀意外、央行黔驢技窮及市場波幅加劇之外,我們還要提防各種政治和地緣政局風險。在密切注視流動性管理、謹慎調整投資配置和對一般信貸保持審慎的同時,我們亦會略為調低「從上而下」的宏觀交易比重,以保存可動用的資金,並可能在投資環境更趨困難時反守為攻。
地區經濟預測
美國 經濟增長放緩後最終反彈
雖然貿易局勢發展正面及聯儲局採取較寬鬆的政策,使我們降低了經濟在短期內出現衰退的機率,但我們仍然預期美國的實質國內生產總值增長將由2019年估計中的2.3%,在2020年放緩至1.5%至2.0%的範圍。儘管全年的增長預測與趨勢水平相若,短期內的增長步伐卻可能顯著減慢,因為全球增長疲軟的滯後影響、營商環境的不確定性加劇,以及企業盈利增長放緩,都繼續為企業投資和招聘帶來壓力。然而,美國及全球政府和央行紛紛採取政策行動,致力放寬金融狀況、降低利率和刺激增長,最終應可抵禦經濟放緩,我們預期2020年下半年美國經濟將重新加速增長。中國在第一階段的貿易協議承諾將於未來兩年額外購買總值2,000億美元的美國出口商品,亦將有助支持2020年下半年的增長。
儘管美國已宣佈小幅下調對若干中國商品加徵的關稅,我們預計核心消費物價通脹將在未來數月進一步靠穩,至2020年後期將逐步緩和。由於通脹壓力受控,核心個人消費開支通脹仍低於聯儲局的2%目標水平,我們認為聯儲局在2020年恢復加息的門檻頗高。與此同時,如果美國經濟增長在未來數月繼續放緩,聯儲局進一步適度放鬆政策的門檻則相對較低;而經濟衰退的風險雖已低於2019年9月的水平,相對歷史而言仍然較高。
歐元區 經濟增長保持在1%
隨著全球貿易環境改善,加上貨幣和財政狀況的持續支持,我們預期歐元區的經濟將逐步加速增長。尤其是德國經濟繼近期停滯不前後,應會出現一定程度的復甦。另一方面,有更多跡象顯示製造業的弱勢正蔓延至較廣泛的勞動力市場,而且中美貿易休戰的後續發展仍充斥不確定性,都可能會局限增長回升的動力。我們預期歐元區2020年的增長率將維持在約1.0%。
與此同時,區內通脹率料將保持低企。近期工資增長的部份影響已滲透至核心服務通脹,但升幅可能有限,因為在增長疲弱的環境下,工資通脹可能趨於平穩,而且當前增長環境不明朗,企業定價可能仍然保持審慎。另一個可能推高核心通脹的因素,是近期貨幣貶值對核心貨物價格造成的滯後影響,但貨幣變動與核心物價之間的關係最近似乎已減弱。整體而言,我們預期核心通脹率仍維持在接近1.0%的水平。
政策方面,我們並不預期歐洲央行會推出任何新措施。這意味著,央行政策利率可能會維持在-0.50%,並在展望期內繼續每月購買200億歐元的淨資產。鑑於市場日益關注深化負利率的負面影響,央行如需進一步放寬政策,焦點可能會集中於前瞻性指引、量化寬鬆及長期再融資操作(LTRO)。
英國 開始的結束
英國勢將於一月底正式脫離歐盟,其後雙方料將集中就商品方面的有限度自由貿易協議進行談判。若貿易談判未能取得結果,我們預計英國將會協定一項非常狹隘的協議,實際上是延長過渡期或實施臨時附帶協議,以期順利過渡至採取世貿組織的貿易條件。無論結果如何,我們認為英國在無協議的情況下結束過渡期的機會不大。
根據我們的基線預測,我們預期英國在2020年的國內生產總值增長將介乎0.75%至1.25%,略低於趨勢水平。歐盟與英國之間的未來貿易安排細節仍欠明朗,可能會繼續壓抑商業投資和信心。另一方面,我們預期全球貿易改善及若干財政寬鬆政策將有助提振經濟活動,尤其是在下半年。
我們預期2020年消費物價指數通脹將低於英倫銀行的2%目標水平,部份是由於受管制的電力和能源價格將按預定計劃下調。雖然工資增長仍相對較高,但應不會顯著推高消費物價。在這環境下,我們預計英倫銀行將維持政策利率在0.75%不變。
日本 財政刺激支持2020年下半年增長
我們預期日本的國內生產總值增長將由今年估計中的0.9%,在2020年放緩至0.25%至0.75%的範圍。受到增值稅在2019年第四季上調的負面影響,2020年上半年的經濟增長料將放緩,但當局推出大規模的財政刺激方案,加上國內私人需求穩定,可望支持經濟增長在下半年回升。
我們預期通脹將維持在0.25%至0.75%的偏低水平,因為免費幼兒教育應可抵銷加徵消費稅的大部份影響。溫和的增長前景亦可減輕短期通脹壓力。
政策方面,日本的「財政政策成為新的貨幣政策」。政府已在12月批出一筆龐大的補充預算(佔國內生產總值的2.6%,作為未來數年的開支),這可能會為2020年的經濟增長帶來支持。倘若全球增長面臨下行風險,財政支持可能會進一步擴大。貨幣政策方面,鑑於外部風險有所緩和,我們預期日本央行將維持超額準備金利率(IOER)不變。央行的貨幣政策選項已所餘無幾,而下調超額準備金利率可能弊多於利,因此障礙頗高。
中國 制定適度政策及貿易協議取得進展
我們預期中國的國內生產總值增長將由2019年估計中的6.1%,在2020年放緩至5.0%至6.0%的範圍。雖然第一階段貿易協議只是將整體關稅輕微下調,但仍值得欣喜,可視作貿易戰不再進一步升級的轉捩點。協議對商業及消費信心的刺激,可能有助於穩定近期內需放緩、房產交易量見頂及投資開支呆滯的趨勢。此外,財政政策亦可對經濟增長發揮若干提振作用,我們預計當局將於2020年推出規模相當於國內生產總值約1.0%的財政刺激措施,並以基建投資為焦點。
消費物價通脹最近突破了央行所訂的3.0%目標水平,並可能在2020年維持在3.0%至4.0%的範圍。儘管生產價格和核心通脹溫和,但豬肉價格對消費物價指數的食品成分構成衝擊,這將暫時限制貨幣寬鬆政策的實施。
從週期角度來看,中國人民銀行正在致力穩定通脹預期,但在近期宣佈降準後,有可能會以多次象徵式小幅減息控制市場走勢。由於境內違約率上升及影子銀行去槓桿化,我們預期信貸狀況仍會相對緊張,以致政策傳導緩慢。在2019年,決策官員已愈益借助靈活的貨幣匯率作為自動穩定工具;但我們預期2020年人民幣匯價將維持穩定至溫和升值,以限制進口價格帶來的通脹壓力,而這是中美貿易協議的另一要素。
披露
本文使用的「便宜」和「昂貴」字眼,一般指一項證券或資產類別的價格被視為顯著低於或高於歷史平均及投資經理對未來的預期。概不保證未來業績,亦不保證一項證券的估值可締造利潤或保障免受虧損。
過往表現並非未來業績的保證或可靠指標。
投資於債券市場須承受若干風險,包括市場、利率、發行人、信貸、通脹及流動性風險。大部份債券及債券策略的價值均受利率變動影響。存續期較長的債券及債券策略的敏感度和波動性一般高於存續期較短的債券及債券策略;當利率上升時,債券的價格普遍下跌,而低息環境令有關風險增加。現時債券交易對手的投資額度減少,可能導致市場流動性下降,以及價格加劇波動。債券投資在贖回時的價值可能高於或低於原本成本。股票價值可能因實質或所理解的整體市場、經濟及行業情況而下跌。投資於以外幣計價及/或在海外註冊的證券可能因匯率波動而涉及較大風險,亦可能涉及經濟和政治風險;若投資於新興市場,有關風險可能更高。匯率可能在短期內大幅波動而令投資組合的回報下跌。按揭及資產抵押證券可能對利率變動表現敏感,或須承受提早還款風險。儘管有關證券一般獲政府、政府機構或私人擔保人提供支持,但並不保證擔保人將履行其責任。政府發行的通脹掛鈎債券(ILB)是固定收益證券,其本金價值根據通脹率定期調整。當實質利率上升時,ILB的價值下跌。美國國庫抗通脹債券是由美國政府發行的ILB。
概不保證這些投資策略將適用於任何市況或適合所有投資者,而各投資者應評估其個人的長線投資能力,尤其是在市況低迷期間。投資者在作出投資決定前,應諮詢其投資專家。
存續期用以量度債券價格對利率的敏感度,以年為單位。
本文所載的預測、估計及若干資料建基於專有研究,並不應視為投資建議或任何特定證券、策略或投資產品的推薦。概不保證將會取得所述表現。
品浩一般向合格机构、金融中介和机构投资者提供服务。个人投资者应联系自己的金融专业人员,以根据自己的财务状况确定最合适的投资选项。本資料載有基金經理現時的意見。有關意見可予更改,毋須另行通知。本資料僅分發作為參考用途,並不應視為投資建議或任何特定證券、策略或投資產品的推薦。文內包含的資料來自品浩認為可靠的來源,惟並不保證如此。未經明文書面同意,不得以任何形式複製或在任何其他刊物引述本資料的任何內容。PIMCO是Allianz Asset Management of America L.P.在美國和全球各地的商標。品浩是Allianz Asset Management of America L.P.在亞洲各地的註冊商標。©2020年,品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