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第四季度亞洲交易廳最新動態 (影片)
螢幕顯示的文字:信貸產品策略師黃晶晶
黃晶晶:大家好,我是信貸產品策略師黃晶晶。歡迎收看季度亞洲交易廳最新動態。今日與大家分享觀點的是投資組合經理張冠邦Stephen。
螢幕顯示的文字:亞洲投資組合經理張冠邦
張冠邦:大家好。
晶晶:Stephen,你最近參加了品浩在倫敦舉辦的9月份週期展望論壇,可以分享一下當中討論的關鍵主題嗎?
Stephen:其實今次是品浩第一次在美國以外地區舉辦季度論壇,正好在地的英國經濟狀況亦正在反映目前全球環境面對的錯綜複雜宏觀元素。
我們認為,未來6至12個月有三大主題值得關注:
螢幕顯示的文字:品浩週期展望:3大主題
- 增長和通脹已經觸頂,已發展市場將面臨疲弱。
- 經濟衰退風險似乎高於市場反映水平。
- 貨幣政策路徑將分道揚鑣。
第一,多國央行的加息週期接近尾聲,我們相信經濟增長和通脹已經見頂。綜觀發達市場經濟體,隨著政府財政支持逐漸減少,貨幣政策收緊所帶來的壓力越來越沉重,因此預計經濟將會走弱。
第二,目前市場定價似乎預期經濟將會「軟著陸」。
晶晶:這個情況似乎跟我們的展望剛好相反。
Stephen:沒錯。我們分析了已發展市場自1960年代以來經歷的140個加息週期,發現每當央行加息超過四個百分點時,經濟普遍都難以避免衰退。
最後,第三個主題是這種放緩情況,亦會因為各國對利率的敏感度有別,尤其是從樓市和按揭融資的結構性差異而造成不同步伐及影響。
晶晶:中國經濟放緩會否也是因素之一?今年較早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測,中國於2023年將會貢獻全球經濟增長三分之一。
Stephen:受房地產市場拖累,中國經濟復甦力度較預期疲弱。市場曾經預期住宅投資將會企穩,但截至9月份,有關投資已經按年下跌11.2%。
我們對2023年GDP增長基線預測仍然是5%。近期經濟活動數據有所改善,比市場預期受壓情況略佳。政府加強財政支持力度,為基建投資帶來提振,而寬鬆的貨幣政策亦有助刺激製造業投資,從而拉動工業需求。
不過,中國可能需要加推刺激措施,才可以穩定房地產業以至廣泛經濟活力。如果刺激措施力度不足或太遲推出,可能會帶來信心持續走低,難以恢復的風險。
在下行情境中,我們認為2024年增長可能會從基線預測的4.4%,減慢至3%。若是這樣,中國對全球商品和服務需求將會受壓,繼而對全球經濟造成壓力。
晶晶:品浩亞洲投資團隊對中國有何觀察結果?
Stephen:我們認為,中國政府仍有能力和對策避免出現下行情境。加大財政支持力度,包括基建資本開支和減稅等措施,可能有助刺激內需。
目前,中國政策利率為2.5%,我們認為可能還有下調空間。最近,中國政府呼籲加強逆週期宏觀政策,以防經濟急劇放緩。
晶晶:隨著中國步入增長放緩時期,加上勞動人口減少、老化、消費需求疲弱,以及樓市低迷,市場開始討論中國會否如九十年代初的日本般,出現「資產負債表衰退」。品浩對此有何看法?
Stephen:我們認為兩者有相似成份,但亦有兩個主要分別。
螢幕顯示的文字:中國當前情況 vs. 日本90年代初期
- 中國企業去槓桿由政府策劃,非由私營範疇主導。
- 中國家庭儲蓄率超過30%,比日本大概只有15%為高。
首先,2014年企業去槓桿由中國政府策劃,旨在降低風險,而日本的情況由私營範疇主導。
其次,中國家庭儲蓄率超過30%,比日本大概只有15%高,為中國家庭財政提供強大緩衝。
經濟再平衡是關鍵所在,有助增加家庭收入,進而促進消費。另外,政府亦可以透過創新提升資本效益。逐步城鎮化和戶口改革,或者有助緩解人口老化問題。整體而言,人均產出、消費和基建都有改善潛力。
晶晶:綜合你所提及的因素,我們目前對中國有何看法?
Stephen:在數據出現轉捩點之前,我們不會轉持正面觀點。今年大部份時間,我們對中國的睇法較為審慎,第二、三季經濟增長令人失望。不過,政策官員似乎有意採取更多支持措施,但可能需要一段時間先可以落實以及產生效用。我們不希望太早入市。
晶晶:放眼中國以外,在全球投資組合方面,投資者應該如何為未來一年進行部署?
Stephen:考慮到目前孳息水平偏高加上一定衰退風險,我們認為固定收益回報前景向好。我們的焦點放眼全球債券市場,分散存續期來源,同時希望保持投資組合的靈活性和流動性。最重要是針對廣泛宏觀和市場形勢作部署,而非只考慮基線預測。
晶晶:鑑於現時經濟和市場形勢高度不明朗,聽起來這是比較審慎的做法。多謝Stephen今日的分享。
晶晶:再見。
Stephen: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