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亞太市場展望: 全球化影響、區域性機遇
在當今經濟情勢不斷變化、不確定性攀升的背景下,亞太地區雖面臨挑戰,亦具備投資機會。在最新的週期市場展望報告《惟變不變》中,我們探討了中國、澳洲和日本面臨的具體影響,以及可能對亞太地區其他國家乃至全球產生的連鎖反應。
中國:潛在的經濟策略與外溢效應
中國經濟形勢依然嚴峻,成長和通膨風險持續下行。財政和信用支持力度受限、實質利率居高不下、房屋庫存積壓嚴重以及製造業產能過剩等現況,凸顯了當前經濟前景的不穩定性。
雖然中國已經提高了製造能力,特別是在半導體和其他技術領域,但因貿易緊張局勢升級以及人口與生產力成長長期下滑而蒙上陰影。
中國的經濟前景對於區域和全球市場都至關重要。在我們的基期情境中,我們預期2025年中國實質GDP成長率將介於4%至4.5%,低於2024年的5.0%。我們預期占GDP 1%至1.5%的財政刺激政策將支持此成長率。此外,我們預期貨幣政策將逐步放寬,中國人民銀行可能會在2025年將 1.5%的逆回購利率下調約50 個基點。
儘管政府努力維持2024年5%的成長目標,但中國的成長模式卻愈趨緊張。房地產業的長期低迷,加上家庭支出疲軟,引發市場擔憂製造業與基礎設施投資主導的成長可持續性。
為了評估對區域和全球市場的潛在影響,以及根據我們的基期預測,我們分析了三種不同的財政情境:無直接刺激措施、有額外刺激措施,以及中國加倍製造業發展的情境。
在無直接刺激措施這種不太可能發生的情境之下,我們預期中國GDP成長將大幅下滑至3%左右。這將對與中國貿易關係緊密的國家產生重大影響,如韓國、馬來西亞、泰國和澳洲,並對石油和金屬等大宗商品價格帶來負面壓力。相較之下,較不依賴大宗商品出口的經濟體(如印度),或地理位置相距較遠的經濟體(如美國),受到的影響可能較為輕微。
若是第二種情境,即有額外的財政刺激之下,情況將有所不同。對低收入家庭作定向轉移支付可能會刺激消費,並產生最高的經濟乘數效果;而廣泛的轉移支付所產生的影響則較為分散。
無論是聚焦消費或者是投資,刺激政策本質上也會影響到中國的進口動能,其中聚焦投資的刺激政策與進口成長表現強勁之間的連結更為顯著。台灣和越南等離中國較近的國家較為依賴中國的投資,而巴西和紐西蘭等農產品出口國則受惠中國的消費。然而,中國的進口成長落後於出口成長,顯示其自給自足能力增強。隨著中國持續強化當地製造生產,此一趨勢可能會削弱進出口之間的傳統相關性。
第三種情境是,如果中國透過特定產業的刺激措施來加倍製造業發展,全球競爭可能會加劇,導致競爭力較弱的中國企業蒙受較大的損失(因此需要更高的補貼)。與中國競爭同一市場的國家可能面臨更大的挑戰。
中國未來政策走向尚不明朗,但毫無疑問地,其經濟政策對全球市場將持續產生深遠的影響。目前,我們對中國的信用債券和人民幣採謹慎態度;同時,由於殖利率曲線近期大幅下移,我們對中國本地債券存續期持中性立場。
澳洲:逐步復甦可期
澳洲的經濟前景顯示,在歷經高利率和沉重稅負帶來的挑戰之後,私人需求正在復甦。2025年,隨著實質收入增加及利率從限制性水準開始下降,GDP成長預期將略有改善。延續2024年約1%的成長趨勢,主要是受到公共需求的推動,家庭消費和商業投資方面的表現則持平。
就業成長方面,在公共部門主導下,2024年下半年表現強勁,但預期2025年將放緩,失業率可能上升至4%左右。
在通膨方面,我們預期到2025年年中,核心通膨率年增率將回到澳洲儲備銀行 (RBA)設定的2%-3%目標區間。基於勞動力市場及通膨的短期前景與澳洲儲備銀行的目標一致,我們預期澳洲央行將在2025年上半年開始將利率下調至中性水平,全年現金利率下調100個基點。
隨著寬鬆週期即將到來,與其他已開發市場相比,澳洲的財政赤字相對較低(導致債券供給量相對較少),以及由於家庭債務水平和稅負居高不下,導致消費持續受限,因此我們認為澳洲存續期相對其他已開發市場更具吸引力。
在澳洲固定收益領域之中,2025年債券市場的幾個高品質區塊顯現出頗具吸引力的投資機會,部分區塊的殖利率超過 5%,同時維持AAA 或 AA等級的信評。我們相信在沒有重大信用或流動性風險的情況下,這為投資人提供了掌握收益的機會。
澳洲的州政府債券市場提供了頗具吸引力的實質收益和多元化選擇,10年期州政府債券相對於聯邦政府公債的利差高出70至90個基點,因而在各種經濟情境下均具有韌性。
AAA 級證券化市場,尤其是住宅房貸抵押證券,越來越具吸引力,其相對現金利率的利差在90至120個基點之間。此外,受益於強勁的總經趨勢,在基礎設施和受監管公用事業的區塊中,精選的7年至10年期投資等級公司債殖利率在5.25%至6.0%之間。1
日本:平衡成長與通膨
日本經濟前景正在改善。日本央行在1月的貨幣政策會議上將官方政策利率上調至0.50%,我們預期年底利率將升至0.75%。對進一步政策利率調整的預期反映更趨穩定的全球宏觀背景,相較於2024年第3季,對美國經濟放緩的擔憂有所減輕,同時日本國內薪資持續穩定成長。
日本央行重申了其政策正常化的承諾,表示將根據經濟活動以及通膨與薪資前景調整利率。國內總經數據與日本央行的預測一致,預期2025年薪資將維持穩定成長。我們預期2025年GDP將成長約1%,從2024年近乎零的成長中反彈。我們預期通膨率將在日本央行2%的目標附近徘徊,主要原因是預期實質薪資增加,將擴大個人消費並推升薪資通膨,抵消商品和服務成本上升(儘管有所緩和)的影響。
投資策略方面,我們對日本整體存續期持中性態度,因為目前日本央行對2025年市場定價看起來合理,同時我們也認為相對價值投資機會更具吸引力。針對日本殖利率曲線,我們對日本政府公債殖利率曲線的5至10年期部分相對謹慎,因為估值並未充分反映2025年後進一步升息的風險,且日本央行預計將逐步減少購買這些債券。相較之下,日本長天期公債,特別是20至40年期區間的公債,更具吸引力,因其近期價格相對低於歷史水平,且比全球其他替代產品的定價更加合理。
結論:亞太地區持續具備投資機會,但需謹慎配置投資組合
綜上所述,2025年亞太地區的前景充滿挑戰,但也蘊藏機會。我們預期今年中國仍將面臨成長壓力,持續影響區域的動能與經濟。日本方面,由於市場對全球利率與對日本央行政策決定之預期愈發敏感,影響債券殖利率及殖利率曲線的形態,因此主動式管理顯得尤為重要。同時,澳洲也將加入其他已開發國家貨幣政策正常化的行列之中。
在區域和全球的不確定環境下,對於能夠捕捉市場結構性低效率與短期波動的主動式投資人而言,亞太固定收益市場仍蘊藏廣泛投資機會。然而,隨著各國應對國內壓力和外部影響,投資人應謹慎並靈活地布局投資組合。
警語
請注意,本材料包含截至標註日期為止之投資經理人意見,且可能未即時更新並反映最新市場發展。相關見解可能有所異動,恕不另行通知。
文中所有預測、估計及若干資料均係得自專有研究結果,不應視為投資建議或任何特定證券、策略或投資產品之推薦。概不保證必能達到文中所述的投資表現。
資料內容發佈僅供資訊參考之用,不應視同投資建議,亦不得視為推薦或背書任何特定證券、策略或投資產品。
所有投資均有風險且可能造成損失。投資於債券市場須承受若干風險,包括市場風險、利率風險、發行機構風險、信用風險、通貨膨脹風險以及流動性風險。大多數債券以及債券投資策略之價值會受到利率變動的影響。若屬存續期較長的債券或債券策略,其敏感度與波動性大多高於存續期較短的券種;當利率走升,債券價格通常會下跌,且低利率環境亦提高此風險。債券的交易參與量縮減,可能導致市場流動性降低,以及價格波動加劇。債券投資贖回時,其價值可能高於或低於原始購債成本。股票則有可能因為實際或臆測之市場狀況、經濟變動或產業狀況等,出現跌價。
有關金融市場趨勢或投資組合策略的陳述與聲明,均以當前市況為準,市場狀況仍將有所波動。概不保證相關投資策略必然適用於任何市況,或適合所有投資人。個別投資人應自行評估個人長期投資能力,尤其是在市場下跌期間。展望及策略均有可能變動,恕不另行通知。
PIMCO提供服務給合格機構、金融中介機構及機構投資人。個別投資人應諮詢財務專業意見,根據自身財務狀況做出最適合的投資選擇。本資料包含基金經理人的見解,相關見解可能有所異動,恕不另行通知。本資料之發布僅供資訊參考之用,不應視同投資建議,亦不得視為推薦任何特定證券、策略或投資產品。本文資訊均得自經研判為可靠之來源,惟不保證必然正確無誤。未經明文書面同意,不得以任何形式複製或在其他刊物引述本資料的任何內容。PIMCO是Allianz Asset Management of America LLC 在美國和全球各地的商標。品浩是Allianz Asset Management of America LLC 在亞洲各地的註冊商標。
CMR2025-0207-42216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