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避險股份類別
避險股份類別可作為有效的投資工具,幫助基金投資人在投資於海外貨幣計價的資產時,免於承擔全部的匯率風險。避險股份類別能夠讓投資人獨立且有效率地決定投資於哪些資產與貨幣。
什麼是避險股份類別?
避險股份類別的目的在於盡量減少基金投資人的匯率風險,而非完全消除這種風險。這些股份類別旨在減少基金基礎貨幣與投資人偏好持有貨幣間的匯率波動影響。整體而言,基金可以根據以下部分計算投資人報酬(圖1)。
避險股份類別的目標是把該等式的最後部分減至最低。例如,一名英國投資人若欲投資於美國債券市場,但希望降低美元與英鎊間的匯率波動風險,他可以選擇購買美國債券基金的英鎊避險股份類別。雖然投資人可以運用多種避險策略(包括多元貨幣避險及局部避險)來達成不同的投資目標,但本文將聚焦介紹最常見的避險股份類別形式。
為何投資人要使用避險股份類別?
- 減少不必要的外匯風險:投資人往往尋求投資於本地市場以外的資產,以取得分散投資帶來的益處,但同時又希望避免受到這些資產帶來的額外匯率風險影響。
- 化繁為簡:管理貨幣避險策略涉及複雜的過程,令不少投資人卻步。
- 便利投資:避險股份類別能讓投資人以偏好的貨幣買入基金份額,無須使用基金的基礎貨幣來付款。
避險股份類別如何運作?
- 投資人以避險貨幣買入避險股份類別的份額。
- 基金經理人收到投資人的資金後,會儘快進行兩項貨幣交易:
- 將投資人的資金由避險貨幣轉換為基金基礎貨幣,用於為基金買入資產;這項交易以即期外匯匯率計價。
- 為投資人的貨幣配置避險。最常見是透過貨幣遠期合約進行,以便基金經理人在未來的指定日期以指定價格,把協定的基金基礎貨幣金額轉換為避險貨幣;這個指定價格就是遠期外匯匯率。值得注意的是,避險的只是避險股份類別的價值,因此不會影響整體基金報酬。
- 基金經理將至少每月將貨幣避險更新或「展期」,以反映相關資產的現有價值。然而,當市況波動及面對監管要求時,基金經理可能會更頻繁地將貨幣避險展期。
- 如果投資人有意贖回基金份額,基金經理便會把基金的基礎貨幣轉換為避險貨幣,然後將之分派給投資人。基金經理還會調整避險股份類別的避險水準。
是什麼造成基金避險股份類別與非避險股份類別間的報酬差異?
- 利率差異:這項因素會為避險股份類別的報酬帶來正面或負面影響。如果避險貨幣利率高於基礎貨幣利率,避險股份類別報酬可能會高於非避險股份類別。反之,如果避險貨幣利率低於基礎貨幣利率,則避險股份類別報酬可能低於非避險股份類別。這是因為用於避險的貨幣遠期合約定價採用投資人持有不同貨幣所獲得的不同利率。以上關係取決於一個普遍適用於大多市場環境的「利率平價」經濟概念(請參閱以下示例)。
- 交叉貨幣基礎:與其他市場一樣,貨幣避險合約價格受到供需影響。這個情況稱為「交叉貨幣基礎」,而視市場情況而定,避險成本將會因此增加或減少。
- 貨幣避險合約的未實現損益:貨幣遠期合約的價格可升可跌,但是在合約結束及轉移現金之前,這些損益仍未變現。在此期間,避險股份類別的價值將反映這些未實現損益,但基金經理人實際上無法將這些損益再投資;相較於非避險股份類別,正負表現均可能會被略為稀釋。
- 交易成本:避險會產生小量交易成本,但只會削弱避險股份類別的表現。在市況波動時期,這些交易成本可能會上升。
- 單日貨幣波幅:由於市場不斷變化,我們無法為股份類別完全進行貨幣避險。在投資人購買避險股份類別後直至基金經理人能夠訂立避險合約的期間,避險股份類別可能會面對短暫的貨幣風險。
避險股份類別之利率平價
假設
- 澳洲利率為5%
- 美國利率為4%
- 澳幣投資人購買一檔澳幣避險的美國債券
- 基金經理人透過美元計價的3個月澳幣遠期合約做為避險3個月澳幣遠期合約價格將比當前即期價格低0.25%,補償投資人在未來3個月因持有美元而非澳幣而錯失的0.25%報酬(即1%年利差的四分之一)
- 3個月後,購買澳幣避險股份類別的投資人將比購買未避險股份類別的投資人高出0.25%報酬
避險股份類別是否會影響基金的其他投資人?
- 避險交易的所有損益和交易成本,均由避險股份類別的投資人獨自承擔。
- 避險股份類別的交易對手或許會對其他股份類別的資產有追索權,但這個情況可能只在極端的市場情境下才適用。
- 避險股份類別也可能有利於利好其他投資人,因為這類股份可為基金帶來更大和更多元化的投資人基礎,從而減輕基金贖回及認購活動過於集中所造成的阻力。
避險股份類別有哪些投資風險?
投資於避險股份類別可能面臨特定風險,不一定適用於所有投資人。避險股份類別旨在減少匯率波動對投資報酬的影響,但並不總是能完全符合避險資產的曝險。利率差異、交叉貨幣基礎、貨幣避險合約的未實現損益、交易成本與單日貨幣波幅,可能導致避險與非避險股份類別基金的不同報酬表現。
警語
過往績效並非未來結果之保證或可靠指標。
所有投資均有風險且可能造成損失。投資於債券市場須承受若干風險,包括市場風險、利率風險、發行機構風險、信用風險、通貨膨脹風險以及流動性風險。大多數債券以及債券投資策略之價值會受到利率變動的影響。若屬存續期較長的債券或債券策略,其敏感度與波動性大多高於存續期較短的券種;當利率走升,債券價格通常會下跌,且低利率環境亦提高此風險。債券的交易參與量縮減,可能導致市場流動性降低,以及價格波動加劇。債券投資贖回時,其價值可能高於或低於原始購債成本。股票則有可能因為實際或臆測之市場狀況、經濟變動或產業狀況等,出現跌價。多元配置概不擔保絕無損失。
超額報酬(Alpha)係用以衡量風險調整過後的績效,計算方法是比較投資組合的波動幅度 (價格風險) 與其相對於基準指數的風險調整後表現;高於基準指數表現的 alpha 係數稱之為超額報酬。可攜式超額報酬(Portable Alpha)是一種由投資組合經理採用的主動管理策略,透過投資於與貝塔來源的市場指數不同的證券,區分超額報酬與貝塔。
政府發行的通膨連結債券(ILBs)為固定收益證券,其本金價值依據通膨率定期調整;當實質利率上升,通膨連結債券的價值隨之下降。美國政府發行的抗通膨美國公債 (TIPS) 即是通膨連結債券。
假設性說明存在諸多固有限制,部分限制如下所述。概不擔保任何帳戶必將或可能實現類似文中所示的投資成果。事實上,任何特定交易計畫的假設範例結果與隨後的實際結果經常存在顯著落差。
假設範例投資結果的限制之一在於援用的資料往往是後見之明。此外,假設情境並不涉及財務風險,且任何假設範例說明均無法完全解釋財務風險對實際交易的影響。舉例來說,承擔損失的能力,或是不計較交易損失而堅守特定投資方案的能力,皆為關鍵因素,而這些對實際交易表現也會造成不利影響。還有許多其他因素與一般市場或與具體交易計劃的執行相關,這些因素在準備假設說明時無法被充分納入考量,而所有這些因素均可能對實際交易結果造成不利影響。
有關金融市場趨勢或投資組合策略的陳述與聲明,均以當前市況為準,市場狀況仍將有所波動。概不保證相關投資策略必然適用於任何市況,或適合所有投資人。個別投資人應自行評估個人長期投資能力,尤其是在市場下跌期間。投資人做出投資決策前,應先諮詢投資專業人士之意見。展望及策略均有可能變動,恕不另行通知。
PIMCO提供服務給合格機構、金融中介機構及機構投資人。個別投資人應諮詢財務專業意見,根據自身財務狀況做出最適合的投資選擇。本資料包含基金經理人的見解,相關見解可能有所異動,恕不另行通知。本資料之發布僅供資訊參考之用,不應視同投資建議,亦不得視為推薦任何特定證券、策略或投資產品。本文資訊均得自經研判為可靠之來源,惟不保證必然正確無誤。未經明文書面同意,不得以任何形式複製或在其他刊物引述本資料的任何內容。PIMCO是Allianz Asset Management of America LLC 在美國和全球各地的商標。品浩是Allianz Asset Management of America LLC 在亞洲各地的註冊商標。@2025,PIMCO。
CMR2025-0416-4410544